沙克尔顿

小说作者、三流画师、工程师、火星人。

工具

工具

  很显然,大部分人已经沦为了工具。

  “梦想”和“信仰”一类的字眼也逐渐成为了工具,它们被用来迷惑人诱惑人,包装一系列货真价实的欲望,完成一系列以欲望为起点的目的。

  往往遭遇痛苦的,都是与欲望在进行斗争的人们。

  欲望并不坏,而在于如何控制,心理学上称欲望是由人的本性而产生的,这并不是秘密,生命的延续来自于性欲和繁殖欲,性欲驱动人们孕育新的生命,鲁莽点讲:人是性欲的产物。从生理上解释欲望并不难,也许解释内容会涉及到一大堆的化学名词和生物知识。但从人的角度来讲,就麻烦多了,其中不但有肉体的渴望,更牵扯着心理的渴望和满足。一旦牵扯到“心”,便超出了大部分的理性理论,更倾向于似乎很温暖的人文主义精神。

  也许大部分的人已经被欲望所奴役,失去了思辨能力,而我所见的最痛苦的人便是那些仍在竭尽全力保持清醒,与欲望,乃至欲望的奴隶(这里的奴隶不单单指人,也包括某些社会体系和思想体系,观念)抗争着的人们。

一、如教育

  如之前在《长椅》中谈到的教育问题,曾与好友以及平台上的朋友讨论过,我不想像网络上的鸡汤文作者或者传教士般的洗脑公众号文章作者一样大肆站在年轻人或者是老一辈人一边,或者是在两个阵营之间左右徘徊和稀泥,我是很坚定的站在了儿童这一边,每一代的儿童这一边。在那时讨论这个问题时,很自然地想到问题的根源这一问题,教育体系以及教育思想的病态,究竟启源于什么呢?后来在学习《重大人生启示录》的时候我发现,假如我想偷懒,或者说事实也许确实如此,那么:

  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是欲望。

  教育体系的问题我没有知识基础和能力去讨论,但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的问题,我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在思考和观察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父母们对孩子们的教育,总是在不经意间掺杂着自己的欲望,而且几乎所有人都不会意识到或者承认这一问题(也许是因为这是人类的本性),孩子们是父母们生命的延续,也是父母一辈老去乃至死去之后自己的生命在世界上另一种形式的延续,如同有人说过“人生来就是孤独的,而生儿育女则是创造与自己最相似的人来摆脱孤独”,这一观点很委婉地为我们解释当今父母喜欢强加给孩子很多负担这个问题提供了帮助,正是因为自己没做到,或者说自己儿时未得到,所以才想要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实现,针对有些情况不留情地来说,就是希望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大部分的中国家长是类似于这种情况的,比如:因为自己没学过钢琴,所以希望孩子学钢琴;因为自己当初没考上某某学校,而希望孩子努力学习等等情况。而儿童时期的人,不具备完整的世界观,一切都是靠父母来灌输总结,当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明不白的为了很多事情去努力的时候,隐患已经存在了。出于父母辈的欲望,甚至是竞争欲望,指引着儿童做许多事,完成诸多目标,而当孩子们去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时,父母给出的答案往往是模糊的,或者是经过诸多加工处理才能光鲜说出来的。比如:为了你能多长一些本领;为了你以后能养活自己;为了你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等等。

  从这里开始,孩子们就逐渐丢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与权力,而那一部分幸运的仍然未放弃思考的,会在人生之后的诸多阶段被父母的思想和教育尽可能地清理干净、清理漂亮。

  不听话的孩子们,还会继续思考为何要这样努力做某些某些事,为什么不能保留下自己的爱好,为什么不能选择喜欢的事情去做,我并不反对经验主义,父母的多年生活经验也许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孩子们少走“弯路”,但世界变化的如此之快,就算是他们按照规划按照计划绕开了诸多地雷,但当他们到了三四十岁仍然跟着大流走,随着生活的惯性随波逐流,他们会快乐吗?这是一个很幼稚的问题,年轻人出我之类发言一般必被长辈抨击(这里之所以说“一般”,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清醒的父母),而是从这里,又涌现出了诸多问题,父母抱怨孩子们不够细心,不懂孝顺,不够耐心,情绪急躁等等等等,我认为这是孩子们的问题,因为他们放弃了思考,没能靠自己的大脑思考事情,才导致自己长大后成为了父母手下的残次产品。虽然学习优良美德,却没能领悟真正的善良和好,同样,这也是父母的问题,倘若父母通情达理,教育阶段便不溺爱不大呼小叫,我认为孩子自己变成暴力狂或者是疯狗概率还是极小的。谈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孩子们从小学习爱国爱家,父母却经常各式各样地抱怨;诚实守信,父母却经常答应了而不去实践;谦让谦虚,家中却经常大呼小叫鸡犬不宁;追求梦想,却被告知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就好。以此类推,举不胜举,而一切事情最后总会有个定论:这孩子真混。

  放弃思考的父母,教育出了放弃思考的下一代,成为了父母缩影的下一代人带着不完善的性格和照猫画虎的教育方式,再将欲望的车轮碾压在下一代新生儿的脐带上。

二、如社会

  欲望引领着一切,同样也轻易经人手捏造出了各种社会形态。如休谟所说,百家之言是各式各样的主观观念,而我也认为任何主观观念都是不如自己的真切。诸多被人类定义的社会形态不一一赘述,但倘若如科学行为理论所定义:欲望是无限的。那么某些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人杀不死欲望。

  谈社会,主要是想谈奴隶。

  经历着车轮碾压的一代代年轻人被投放到社会的沙场上,虽无硝烟,却比真枪实弹惨烈的更多。带着各类明显缺陷的,不清醒的人,像蛆虫一样开始争抢食物和资源。而这其中,我倾向于将人们分为两类:“植物”和“动物”。

  没有突出学历,丧失思考能力后按部就班成为城市中螺母钉子的,为植物。大部分安静且攻击性不强,对他们来说,获得快乐和幸福是简单的,就像电影里形容,总会有那种充满植被没有动物的安静星球。

  得以上大学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则为“动物”,其中(无论学历多高,社会中的位置多高),有两类人:一类是顺从者,而另一类是反抗者。顺从者接受了更高的教育,但仍然在某个环节上放弃了思考,他们不清楚自己根本需要什么,而是随波逐流地去制定目标,鹦鹉学舌,或者是冠冕堂皇的找个理由说服自己,而根本上他们是在欲望面前败倒了。有人说为梦想想考上某某高校,但假如你再问他为何梦想是此,那么他也许会含糊或者是犹豫着解释。因为有人戳破了他伪装出来的梦想。而有的人可以很坚定的说出自己的目标,或者把自己的“梦想”以各种奇怪的方式和国家大义,人生价值扯上关系,但当你对他进行长期的观察之后,大部分这类人的目标只是钱而已。而有哲学家提出过:欲望与本性相交,欲望包括梦想和贪欲。但是大部分顺从者的梦想就是贪欲。倘若止于此,那么对于社会来说是万幸,因为人们还没有扯到道德败坏的层面上去,但是事实往往是扎手扎眼的,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人,因本性或者是儿时所受教育的影响,衍生出了攻击性和掠夺性较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我在大学时期,接触到了许多这类的人,这类人往往在白日用虚伪的梦想伪装自己,然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为了贪欲挥洒心血,如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资源,却一心为钱而“学习”,一切无助于成绩和“前途”的知识都是无用的,其最终目的也不是朋友圈每天裱着的“报效祖国”,而是报效祖国才能得到的资金与物质。道德再败坏些的顺从者,会去奴役和利用“植物”或者其他顺从者,这类人奴役着其他权利不如他人,而他们也被欲望所奴役。

  接下来谈谈反抗者。

  我一直认为,蒙昧主义从未远离过人类,蒙昧主义在当今时代也并没有消失,它只是以另一种形态,正大光明地指挥着人类。

  可怕的不是蒙昧主义,而是伪装成真理的蒙昧主义,而在这包装之内也是不出意料的欲望。中古时代结束,文艺复兴伊始,教会威信统治如同乌云一样笼罩在欧洲。当今日人们谈及历史时,将那一时期成为黑暗时期,薄伽丘,但丁,彼得拉克,便是那一时期站在反抗者顶峰的英雄,而此类反抗者,则是因为清醒才感受到了真是的痛楚,薄伽丘在创作《十日谈》期间被威胁,辱骂。他们的作品在刚问世时被一部分人称为异教邪说,但最终还是掀起了文艺复兴的滔天巨浪,将放弃了思考的人们打醒,将劝说他人放弃思考的教皇,教会洗卷涤净。

  尚未放弃思考,尚未向生活和欲望妥协者,便是反抗者。越是清晰地认识到周遭的病态,人们的昏倦,越是想要挣扎。而在挣扎的同时,又要忍受着其他顺从者带来的压力,也许是他们的父母,挚友,亲人,甚至是灵魂中的另一个自己。年轻的反抗者,在选择自己的未来时会与家人父母产生巨大的摩擦,摩擦的起因并不是二者路线的差异有多大,而是因为父母往往不会给他们选择的权利。倘若有年轻人自己选择的多了,日后遇到困难时会被百般“调侃”,而这种“调侃”对于做选择的人来说痛到钻心。完全成年的反抗者们也许很孤独,因为寻找同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他们也许还在拼命地追逐着梦想,拼命地想要唤醒更多人,但是没有人知道结果会怎样。

  一个真正的反抗者是无惧死亡的,只要他的死亡能唤醒哪怕只有一个人。


  我从来认为,学习是一个人自己的事,获取知识和眼界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学习从来不是功名利禄。而真正站在人类顶端拥有无尽功名利禄的,却恰巧都是不惧怕欲望,最勇敢的反抗者。

评论(1)

热度(25)